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军民同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快的反应,最大限度地挽回了损失。日前,襄阳区组织部把“抗震精神”引入工作中,结合正在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从三个方面打响了“效能革命”战。
 
  一是内部强力推行各项约束制度。襄阳区组织部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约束、激励效应,在完善岗位责任制及机关各项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正规的工作秩序,依靠制度管人管事,大力加强内部监督和接受社会监督。重申并继续严格执行“四条禁令”,进一步探索建立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下大力气落实失职追究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5月中旬,曾担任邓小平同志警卫员的襄阳籍老干部马道合让侄子到部里询问其组织关系一事,组织部办公室作为“首问”对象,马上做好接待并翻查了相关资料,并在第二天一大早派专人到其家中进行了解答和反馈,办事效率之高、反应之快,受到老人的称赞。
 
  二是外界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襄阳把组织部效能建设和组工干部效能建设的评判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和服务对象。采取外出恳谈、延请约谈、重点访谈、无记名评议等方式,紧紧围绕组织部门重点工作广泛深入地征求意见,4月份,襄阳区组织部结合“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要求,大面积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发放400多份征求意见函,搜集意见建议60条,涉及到干部选用、实绩考核、老干部工资待遇等5个方面,襄阳区组织部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逐项逐条对照检查落实,对责任科室规定了整改期限,把效能建设的要求落实和体现在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三是大力实施“前沿工作法”。襄阳区组织部开展了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安排部机关全体干部下乡镇,“问题在一线摸清,矛盾在一线解决”,帮助做好农村政策宣传、基层组织建设、矛盾纠分化解、农民素质培训等方面工作,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真正把群众上门变为了干部上门,把被动服务变为了主动服务,实现了机关服务方式的大转变,树立起“关爱干部,爱民亲民”的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