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日上午,襄阳区张湾镇西湾社区年过八旬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崔必贤在家人的帮助下,拨通了区“12371”流动党员热线电话,“请问今年的生活补助费发放问题。区委组织部组织员办公室同志立即给予明确回复:“老崔同志,按政策规定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未享受优抚的,每年每人发生活补助费960元;享受优抚的,每人每年发生活补助费600元……”,将发放程序作了详细答复,老崔同志满意地放下了话筒。这是襄阳区委组织部本年度接到第280个党员服务热线电话。 

    该区“12371”流动党员服务热线开通以来,即受到全区广大流动党员的热切关注和欢迎,目前共接听各类热线电话283件次。咨询者大多为遍布全国各地的襄阳籍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他们中有年过八旬的老党员,也有二十出头的入党积极分子。其中咨询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参加组织生活方面的最多;寻求帮助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的占第二位;其它还涉及党的方针政策、有关法规;发展党员、党费交纳和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等等十多个门类。热线开通以来,热度不减,呈持续升温之态,在周到贴心的零距离服务中,彰显了热线魅力。 

    一是为党员与党组织沟通联络,织就一条能管用的“红飘带”。不少外出流动党员反映,原来找组织上反映情况,咨询问题很不方便,许多想法都被迫放弃了,人象断了线的风筝,飘到那在那,无人问无人管,现在服务热线就象贴身向导一样,给我们引方向,当老师,象一条耀眼的红飘带一样,让我们看得到组织的身影,使大家感到很温暖,对组织有一种归属感。双沟镇陶王岗村28岁的青年党员小王远在深圳某公司打工,今年516日,他通过12371热线,从深圳打来电话,反映本人是大学毕业的预备党员,但该公司目前尚无党组织,咨询按期转正一事,区委组织部党员服务中心及时与该镇党委联系,将其组织关系妥善转回老家,按照程序,由镇、村负两级党组织负责抓好考察转正工作。目前全区解决类似问题达26件次。 

    二是为党员创业济困解难,撑起一把靠得住的“保护伞”。服务热线将接受到求助电话,每周进行一次集中“打包”,召开相关单位联席会议,分工负责,逐件落实,逐件解决,力争让党员群众满意。古驿镇孙寨村外出返乡流动党员孙某因金融危机返乡回来,想在家乡搞养猪业,因无周转金,开不了工。便打来热线电话求助,区委组织部受理后,将此类困难归纳起来,一起解决,立即召开由各镇和财政、税务、工商、信用社等相关单位协调会,及时商讨返乡农民工创业小额贷款问题,孙某第一个从信用社贷款5万元,成功地办起了养猪场。一传十,十传百,党员服务热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行动,在广大农村和党员中间传颂。目前通过服务热线,已为流动党员解决就业、技术培训问题59个,帮扶慰问困难流动党员家庭36家。15家已通过帮扶,走出了困境。 

    三是为党员了解时事政策,建设家乡,搭起一支信得过的“连心线”。通过服务热线的暖暖电流,随时将党的方针、政策和襄阳区的招商引资、人才战略和经济开发优惠政策等相关信息,传递给在外的襄阳游子,让他们通过党员服务热线,了解最新动态,为襄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为全区引才、引商、引资、引智发挥作用。在福州打拼近十年,从事物业房管事业有成的唐爱兵,作为全区第一外建的福州襄阳流动支部的书记,他十分关注家乡发展,以前喜爱通过区委组织部了解区里的发展情况,热线开通后,他每月都要通过12371热线与家乡党组织联系一次,汇报支部工作,了解招商引资的政策和经济开发情况,寻找机会为家乡助力。今年3月,他通过关系,先后介绍了两批闽籍朋友到襄阳考察投资兴业,达成了多个投资过千万元的意向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