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依托“1+1”结对活动与流动党员加强联系。全市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就近原则,挑选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支委会成员、党小组长与当地流出的党员分别结成了694对联系对子,并具体负责与流动党员的联系工作。除了解外出务工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并定期向流动党员传达党内重要政策、家乡重大决策和事件等情况,并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加党内活动和家乡建设。
二是依托党员服务站与流动党员加强联系。结合去年来在驻北京联络处、武汉办事处和驻温州、上虞、南京、青岛、天津、深圳等6个招商工作站建立的8个“流动党员服务站”, 对流动党员实行“保姆”式服务。服务站依托自身职能优势,组织所辖流动党员深入开展以“建立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服务站,推荐本地农村富余劳力异地创业,推荐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推荐优秀的流动党员和务工人员返乡任职或领头创业”为主题的“两建三推”活动。并为宜城籍务工经商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和维权等服务工作,营造流动党员“温馨之家”。
三是依托网络平台等渠道与流动党员加强联系。充分发挥远教平台的作用,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外出务工党员增加“竞争筹码”。通过在党建网上开通流动党员学习专栏、开设12371热线电话、成立短信平台等与流动党员进行“空中对话”,及时地将本地重要党务信息、十七届四中全会、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知识公布到网络平台,让流动党员能够方便地学习充电,架起了流动党员与家乡党组织的“连心桥”。
四是依托节会座谈等方式与流动党员加强联系。每年“七一”建党日和党员政治生日,利用邮寄贺卡、发手机短信等方式向流动党员进行问候,使流动党员在外地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了他们的组织感和荣誉感。定期召开流动党员联谊会、流动党员座谈会等,听取流动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党支部联系流动党员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加强党员与党员之间的双向互动,搭建流动党员之间谈心交心的平台,增强流动党员间的联系互动,组织不定期座谈会,把流动党员召集起来,增进党员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