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襄阳区加大对高中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积极探索新的有效形式,注重发挥学校党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党建带团建”和“团组织推优”活动,把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一是突出重点。区委组织部把区一中、区二中作为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重点学校。每年在区一中、区二中各举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邀请区委党校高级讲师为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

二是注重实效。按照培养时间的长短和学生的思想认识程度高低,划分不同层次进行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专项社会调查、热点问题座谈讨论,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德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拥护党、热爱党。通过党组织教育和培养,在学生中形成了学习上比勤奋,思想上比先进的良好氛围,学生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两个学校每年共有180多名高中生写了入党申请书,党支部把其中的10多名优秀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三是抓微观管理。建立健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对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严格管理,在各种活动中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不断锤炼他们的意志。学校党组织根据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情况,派专人跟踪培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求入党积极分子每学期汇报一次思想。同时在每学期结束时,学校组织教师、学生代表对入党积极分子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予以公示,优胜劣汰,使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始终保持健康的发展趋势,并对表现十分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由学校党组织和团组织向区委组织部推荐为发展对象。每年“七一”前夕,区一中、区二中都有5-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入党,这些学生参加高考成绩全部上了一本线,为高校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