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城办事处党工委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不断探索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建立健全了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从而促进北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固本强基揽全局,党委领导全方位

       创新组织设置是开展社会管理服务的首要基础条件,从2009年12月以来,北城办事处以加强党委领导为突破口,积极发挥党委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社会管理和零距离、全方位服务群众。

       1、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夯实社会管理基石。办事处党工委根据区域聚集、产业布局、党员活动分布、组织形式的不断变化,重点加强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居民和城乡一体新社区中的党组织建设工作,主要采取四种模式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实现了组织设置全覆盖,为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一是1+4模式。即办事处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党员议事会、企业党支部、新经济组织这一组织结构。坚持“四双”(日常管理双向、组织活动双联、形象展示双亮、作用发挥双岗)管理,推进落后的农村党建向社区党建转型。二是细化服务式。根据党员技能特长、兴趣爱好、职业情况和年龄特征等,在社区党组织下在规模企业设置蓝领带党小组,在社区设置青年志愿者党小组,在退休职工较多单位设置夕阳红党小组等。为不同专长、不同类型的党员搭建教育、培养、服务的平台。三是共联共建式。在产业集聚的工业园区、商贸楼宇、专业市场,采取属地建、联合建、依托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截至2011年1月,通过联建共成立浩南联合党支部等3个联合党支部。四是产业链条式。把同类行业党员网络起来,组织起纺织工业党支部、汽车配件党支部、服装加工党支部等,在加强企业党建的同时,为相同产业之间增强联系,交流的企业、市场信息提供了平台。

       2、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形成社会管理合力。完善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一是健全党组织领导体制。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基层党建目标管理,纳入社区领导干部考评体系,把社会管理的责任量化分解到各个部门、岗位和工作人员,一月一检查,一季一通报,一年一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实行重奖重惩制,确保社会管理上下联动、政令畅通。二是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以党建qq群众建设为支撑,探索推广网上学习、开展组织生活等做法,拓展了基层党建阵地。三是深化党群共建工作。坚持党群共建,扎实推进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两新”组织、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领域的覆盖,广泛开展“劳动竞赛、蓝领工程、巾帼建功”等活动,形成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生动格局。四是探索建立党建以优带弱机制。根据社区分布我们把党建工作滞后东南街社区纳入党建工作先进的南园社区,通过帮扶、联建,以优带弱齐头并进。

       3、创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加快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按照“网格化管理、多元化平台、常态化服务”的思路,以社区、社团、社工和党员志愿服务为重点,构建网格化管理;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类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打造多元化平台;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服务,不断增强社会管理功能。一进一步强化党员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创业培训、解难帮困、项目推介、事务代理等服务,打造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平台。2010年,北城办事处9个社区共对900余名居民进行了在就业技能培训,投入3万元对困难党员进行了慰问,社区通过项目推介引进项目5个,累计引进资金1.2亿元。二是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党员工作岗位和个人特点,组建一批数量适当、有一定专业技能、相对稳定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援助、扶贫帮困、创业就业、治安维稳等方面的服务。三是完善党内关爱制度。采取党组织和党员捐助、社会捐赠等途径,充实党员关爱专项资金,完善管理使用办法,通过经常性走访慰问、创业性帮扶等多种形式,为生活困难党员提供帮助,为有志创业的党员提供支持,构建党群致富联合体。2010年通过走访,办事处了解到南园社区党员曾艳的私营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职工日益增多,业务逐日上升,企业的交通不便影响了日常工作,办事处党工委通过资金扶持、政策投入等方式,先后解决了这个企业的大门改造、职工宿舍等难题,为企业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增强了发展后劲。、

       4、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增强领导社会管理能力。围绕打造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推进“1232”学习模式,加强社会管理教育培训,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大学生“村官”、新党员的社会管理教育培训,增强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抓社会管理的意识和本领。延伸抓好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等培训,给“两小”组长压担子,激励其争当“民意调研员、综治联络员、纪检监察员、政策宣传员、致富领航员”,把社会管理工作延伸到最基层。加强党员干部社会工作能力的培养,把党员干部培养成社会工作的优秀人才,把社会工作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干部。大力实施“红领带工程”, 推行“321”培养模式,即在每个社区选拔培养3名(其中女性1名)35岁以下青年致富能手,选拔培养2名35岁以下青年优秀党员,选拔培养1名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切实解决北城基层干部年龄断层、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同时,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力度,从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中选派专职党建指导员,建立一支高素质党建指导员队伍,孵化一批党务人才。

       二、经费多元有保障,政府负责促活力

       经费是社会管理创新中不可以缺少的元素之一,同时,社会管理不是“独角戏”,需要多方参与搭建“大舞台”。办事处通过节约开支,联系辖区单位、企业提供帮组为创新社会管理经费提供了保障。

       1、资金“节流”,力保社会管理经费下沉。尽管和过去相比,办事处和辖区各社区财政实力提升幅度不小,但办事处2009年明确规定,各社区3年内进一步压缩一般性公用经费支出,力争公用经费零增长,2010年办事处9个社区先后投资100多万元,用于完善社区活动场地、医疗服务、计生服务、办事大厅等配套设置建设和发放社区老年人生活补贴,切实将资金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努力提高群众生活幸福之手,切实把费随事转、事费配套落到实处,努力保障有人办事,办事有钱。

       2、资金“开源”,力促社会管理经费多元。一是各社区联系辖区条件较好单位免费对辖区居民开放部分娱乐活动场地,为居民提供活动便利,变相减少社区硬件投入资金。二是利用北城私企多、行政事业单位多的优势,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困难群众基本信息,引导私企老板帮扶困难居民。2009年以来,办事处困难群众累计接受社会捐助10余万元。三是利用北城地理优势和枣阳跨越发展优惠政策,鼓励社区创通过兴办工业园区,商贸市场,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为社会管理资金提供后劲。

       三、创新格局渠道宽,社会协同显成效

       社区管理工作格局的不完善是社会矛盾增多的主要原因,创新社区管理工作格局是力保社会和谐的唯一途径。近年来,办事处在社区管理模式上探索创新 “大协同、大网格、大服务”工作模式,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做到服务全方位、信息全覆盖,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从而促进北城社会和谐稳定。

       1、整合服务资源,实行“大协同”工作法。 由办事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工作人员、辖区内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优秀党员、社区成员中的骨干力量,形成9个社区“大协同”工作专班。每个团队都明确正副组长各1名,负责组织日常联系服务、搜集信息、反馈情况等工作。同时,注重团队成员各领域知识的集中培训,加强对团队成员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市场经济、先进适用技术等知识的经常性教育和培训,提高团队成员把握全局、服务群众、处理基层复杂矛盾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组建团队,将办事处辖区内各社各种管理服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科学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源的集中优势,提高了管理服务的整体水平。

       2、落实责任区域,实行“大网格”化定位。办事处9支“大协同”工作组,根据社区所辖范围、小组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结合工作组人员数量,每名工作人员联系社区100―130户居民,每名工作人员为一网格,要求工作人员对网格内的居民做到“走村入户全到位、联系方式全公开、反映渠道全畅通、服务管理全覆盖”。通过划分网格、明确每户居民服务人员,努力实现政府管理服务由以往的条条框框,向点面结合转变,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彻底消除了服务和监督的“真空”和“盲区”。

       3、实行多元化服务,完善“大服务”体制。建立积极主动的服务体制,将管理服务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在管理服务过程中,各“大协同”工作组牢牢把握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促进发展这一核心,把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蹲点住家、发放联系卡等形式,采用拉家常、交心谈心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法,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地联系服务群众。一方面,加强对群众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切实关注民生,重点围绕如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如何引导群众创业创新、如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如何解决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和困难,动脑筋、想办法、谋对策,进一步掌握各项工作的主动权,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2010年,办事处通过小额贷款等方式对创业型、成长型的党员常建斌等10余位同志提供了近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为本土前景好的企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北城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点。

       “大协同、大网格、大服务”作为北城人性化的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它有效地协同了社会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社会资源在社会管理中应用的作用,把政府管理服务程序前置,完善了社会防控体系,提高了管理服务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夯实了日常工作的群众基础。它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0年,全处有效化解信访积案8起,化解率达86%,全年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3%。

       四、发扬民主创载体,公众参与热情高

       认真落实“三会治事”,充分发扬民主。社区在日常工作中凡涉及到群众关心的财务、计生、土地、企业合同发包、拍卖承租楼房厂房和特困救助等重大事项,严格实行社区党组织议事、居民(代表)大会定事、居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运行机制,实行票决制,及时向群众通报公开办理结果,全程接受群众监督,规范了基层组织的决策程序,真正让群众说了算。2011年3月,南园社区烟厂改造工程,部分居民对改造工程不理解、不支持,甚至阻挠改造。南园社区通过选派代表参加居民代表大会,通过政策宣传、改造前景展望、居民代表投票表决等方式,及时的化解了改造工程的阻力。同时,大力探索以组织构架“三位一体”、民主管理“三会治事”、推进措施“三联共建”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制”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在推行过程中,本着优化组织体系是基本前提、规范运行机制是重要保证、实施互联共建是主要途径这一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实现了“互促共建、双向双赢”的效果,开创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局面。近年来,北城办事处无一例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处分;社区集体经济达到1.85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81元,全处实现财政收入22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