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编办在探索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方法与手段上狠下功夫,创立和完善了“四大工程”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使全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呈现出“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喜人局面。

       一是实施“一把手工程”,确保龙头体制

       从撤县设区后,该区就明确机构编制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制”,即区长为区编委会主任,为总责任人,区委分管党群工作副书记、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组织部长为副主任,实行集体领导。同时,明确各职能部门“一把手”为直接责任人,建立了编办管总、具体职能单位落实负责的管理体制,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多年的“一把手工程”建设,襄州区强化了宏观管总和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在实际工作中,较好地贯彻执行了“三个一”制度,全区形成上下一体、左右贯通的龙头体制,形成级级有责任、层层有压力、人人肩上有担子的“金字塔”型管理网络。

       二是实施“合力工程”,激活运行机制

       襄州区编办以龙头体制为依据,大力实施“合力工程”。一方面,联合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齐抓共管,规范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人”渠道;和财政部门建立了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制约机制,和组织、纪检部门联合将机构编制管理纳入领导班子实绩考核、主要领导离任审计的内容,从而把编制、人员、经费管理、考核审计等形成了一个虚实统一的整体。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不”:即组织部门不超领导职数配备干部,人事部门不见《进编通知单》不办理调动手续,毕业生分配、退伍军人安置未与编办衔接不开派遣单,财政部门不见《编制凭证》不照工资预算。另一方面,与质量监督、税务、银行等部门配合抓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不登记或不年检的事业单位,银行不予开户,质监部门不予办理《组织机构标识代码证》,工商部门不予办理《营业执照》。通过“合力工程”建设,形成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的合力机制,改变以往机构编制工作“百家推门一家顶”的被动单一把关格局。

       三是实施“计划工程”,创新管理方法

       近几年,为遏制人员过快增长,区编办大力实施“计划工程”,强化编制计划管理力度。在落实控编计划中,对各单位新增人员提出了“三个必须”的要求,即必须事先申报计划,必须符合岗位结构,必须经编委会集体研究;科学地制定了“有增控幅度、有倾斜主体、有适度保证”的“三有”硬指标;积极推行“节约控编计划有奖,超控编计划受罚”的“一奖一罚”的控编自律机制;严格遵循“计划服从编制、增人服从计划、配员服从结构”的原则,杜绝超编、超计划进人。通过“计划工程”的建设,各单位人员结构得到优化,避免了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节约了财政经费。

       四是实施“规范工程”,强化管理手段

       针对编制工作复杂而管理手段滞后的矛盾,襄州区通过“规范工程”建设,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坚持从规范入手,不断加强机构编制的基础工作,使编制控管变成了一项经常有序的工作。一方面,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制度”、“编委会议事规则”、“机构编制审批制度和工作流程”、“机构编制违规违纪处罚制度”等十多项规章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保证了编制控管的经常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区编办建立了有力的监督检查机制,和组织、纪检、人社、财政等单位实行部门联动,建立了一整套包括规范、标准、内容、原则和方法在内的强有力的外部动态监督检查机制。对不按制度和程序办事的坚决予以纠正,保证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