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个人品德建设”这个概念,强调党员干部必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既是对当前我国个人品德建设现状的正确分析,又是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性工作的科学定位。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加强个人品德建设重要性,把加强自身品德建设自觉当作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推进科学发展的根本。对我们工商部门来说,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品德建设,就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开展创先争优,推进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做个人品德建设的先行者、践行者、示范者.
一 领导干部德的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多年来,襄州区工商局领导班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把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采取多项措施,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陶冶道德情操,使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重要精神。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领导班子提能增效等活动,有力地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2、坚持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干部. 一是抓好班子建设系列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党组议事规则.在经费、人事等重大事项上,均采取集体研究,民主决策,不搞“一言堂”、“家长制”。区局党组率先垂范,建立健全党组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二是实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责任,和基层工商所负责人签订责任状,既抓好本职工作,又带好队伍,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坚持紧密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区局班子以人为本,通过多种方式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集中财力兑现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实事,凝聚人心,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为全体在职和离退休干部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活动;按月对系统干部职工生日开展祝贺及慰问;四是抓机遇抢时机改善干部办公、生活环境,继去年古驿、双沟两个3A”工商所创建达标后,今年又启动了龙王、峪山、伙牌3个“2A”工商所创建工作,力争12月底完成创建任务。全面推行文明化办公、规范化执法、程序化服务,提升规范化水平,树立基层所执法服务新形象。五是在系统中大力倡导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带头遵守规章制度,谨守国家法律和传统美德,保持良好本色。
3、完善干部选任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在干部选任环节,公开接受监督;在干部考察环节,探索立体量化考察办法,形成能上能下的干部用人机制。今年1月份对全系统65名试用期满干部进行考察,从个人思想政治表现、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5个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综合运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绩分析、上级评价等方法探索建立以德才素质评价为中心的干部考察和跟踪管理机制,65名副科、正股、副股级干部有64人正式任职,1名正股级干部未能正式任职;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新的形势下,一些领导干部的道德观念出现滑坡。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特殊历史时期,人的内心出现了价值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人容易陷入困惑和迷惘之中,在外界激烈变化的冲击和利益的双重诱惑下,一些干部的道德基础开始摇摆不定,产生了价值的偏转和信念的危机,对党纪国法制裁存在侥幸心理、对利益诱惑存在不平衡心理、对不良风气存在从众心理,对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存在逆反心理,从而导致作风不正甚至产生腐败.
2、一些领导干部忽视学习,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当前,受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激发,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放松了对自我世界观的改造,逐步增强对现实既得利益的渴望,学习流于形式。有的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认知偏差,认为只要有经验,不学理论也能应付工作,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整天陷于事务,忙于开会,穷于应酬,无暇顾及学习,或是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少数领导干部学习动机不纯,把进党校学习视为个人升迁的一种途径。
三 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德的建设的建议
1、 加强领导干部道德教育培养.首先,要抓好思想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经常深入学习探讨如何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党章规范言行,从理论上、思想上分清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是非界限,努力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能力。其次,要加强道德修养。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当其冲就是修身,对于领导干部,道德修养主要是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要做到慎微、慎独、慎权、慎欲,重品行、讲操守,自重、自省、自尊、自爱,不断提高道德水平、陶冶道德情操、养成道德习惯.
2、把品德素质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标准。重视领导干部的品德素质是我国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品德是第一位的,是衡量和考核一个干部的首要标准。长期以来,所谓的干部品德,往往就是对其政治表现和道德水平的比较笼统的描述,缺乏细化的具体考察标准,测量的方式方法简单,考察的范围不够全面,考核结果的准确性有待商榷。因此,要以创新求真的态度,对领导干部德的测评考核进行改革。一是从德体现于能、勤、绩、廉各方面出发,结合部门实际,建立健全一个全面科学、细化量化、操作简便的品德测评考核办法和标准体系;二是拓展测评考察的范围。可以将测评考察范围拓展到被考察对象老师、同学、朋友,前一个工作单位和毕业的学校等,从全面联系的角度进行考察;三是对被考察对象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全面测评考察,听其言、观其行;四是综合各种测评、考察、考核信息,对被考察对象的品德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在选拔作用干部中,重点要抓住考察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用好的方法选好的人。
3、建立健全保持领导干部良好品德素质的长效机制。一个领导干部个人品德好,自然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肯定好。然而,保持领导干部品德素质是个常抓不懈、常抓才能常新的重大课题,需要建立一个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来保证。抓教育基础,就是要搭建科学的学习教育平台和富有实效的载体,建立领导干部品德教育办法,以正反两方面典型实施教育,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引导领导干部的权力道德行为;建立制度规范,以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来保持领导干部建设良好的品德素质,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考核,严明奖惩,切实保持领导干部的良好品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