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政府网消息】基层单位求贤若渴,优秀人才却难以走下去,如何破解?

  2015年3月,我市开展“百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活动,从市直单位选派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奔赴河谷组群发展一线,书写了优秀人才服务基层发展的生动实践。

  搭建舞台重心下移

  人才不能一派了之,需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我市坚持“要派就派基层真正需要的人”,努力做到人岗相适,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

  精心组织对接。我市坚持岗位需求与专业特长有效对接,经基层单位申报需求、市直单位组织推荐,我市首批选派18名专业技术人才,到老河口市、谷城县对口单位脱产工作。

  搭建干事舞台。对于人才来讲,你重视他就重要;你重用他就管用。这批人才没有挂任职务,河谷两地要求所在单位把他们当作领导班子副职对待。接收单位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实打实的工作任务,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市规划设计院、市疾病控制中心等单位主要领导带队下去交流指导,经常到一线看望,给人才服务基层给力加油。

  全力保障服务。选派单位保留选派人才的职务和各项待遇,市委组织部比照全省“博士服务团”做法,发放一定资助费用,接收单位也在生活上提供力所能及的照顾,让他们安心在基层服务。

  基层历练收获成长

  广阔天地,方显英雄本色。

  短短一年间,选派人才发挥专业特长,扎根基层,用辛勤和汗水交出了一份份精彩的答卷。

  大力推广新技术,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市农科院茶学专业硕士程一方,指导谷城有效防治大面积茶尺蠖虫害,并采用腐熟羊粪、豆粕,添加生物菌剂混合后开沟施用,快速分解枯枝落叶,增加了肥力,间接控制了杂草,肥料投入从每亩1000元降至640元。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许正茂,指导老河口薛集镇推广中小水面人工精养半精养、稻田养虾养蟹、生态渔业等,短时间内提高了单产和水产品品质。

  利用专业优势,解决工作难题。原襄阳三中校长李明凯指导老河口一中改革分配制度,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襄阳一中特级教师王勇帮助谷城三中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悉心指点高三年级三轮复习。市东风医院妇产科安排技术骨干,每月轮流到谷城县妇幼保健院坐诊指导。市建设投资公司的高浩淞,帮助老河口市策划了“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老河口城区水系治理项目”,成功申请10亿元30年期贷款,已获得9亿元贷款,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压力。中环水务集团工程师桂联合,帮助谷城供水管网找到两个300毫米管径的漏点,及时封堵降低了漏失率。市图书馆的吴记坤帮谷城县图书馆安装集群自动化管理软件,实现与全市图书馆的通借通还功能。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邹涛帮助谷城县编制林分采伐、森林抚育等作业设计模板,推广使用后工作效率提高近10倍。

  积极传帮带,为基层培养业务骨干。市教育局组织教育讲师团,赴河谷两地送教送课。襄阳四中义教部周明波校长带队到老河口市第八小学上示范课,该校张宝玲老师驻校指导教学实践,传授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市中心医院眼科医师赵建敏指导谷城县医院开展玻璃体切割手术。市中医医院医师阳国彬指导谷城县中医院年轻医生开展腔内化疗技术、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常见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等。市艺术剧院舞蹈演员赵靓,指导谷城县曲剧团演员提升表演技巧,编排了《石榴女人》《红色记忆》《一路好风景》等舞蹈作品。

  搭建桥梁,促进交流合作。市政管理处的王延河多次带领老河口市城建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到襄阳市建设工地学习交流。市规划设计院的李鹏涛牵线搭桥,帮助老河口市规划设计院与其所在单位结对子,变短期服务为长期合作。

  “基层一年功,胜读十年书。”市引丹工程管理局工程师段振华在参与老河口市节水改造工程、孟楼水厂建设工程后深有感触地说。

  选派人才中不少是“80后”,他们沉到基层“接地气”,知行合一,在历练中收获着成长。

  双向互动助力发展

  “这批人才在基层奉献才智、挥洒汗水,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而且架起了交流合作之桥,还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人才。”尽管只有短短一年时间,河谷两地对选派人才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

  一些选派人才坦言,一年的下基层服务时间太短,许多探索正将付诸实施,一些工作正要开花结果,因此,在服务时间和服务方式上还可以更加灵活多样。

  主管部门和选派部门相关人员建议,除了让市直人才到基层服务外,还可以让基层人才到市直学习,“下挂”与“上挂”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目前,我市正在收集需求信息,策划开展新一轮人才援助基层活动,将分期分批选派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单位服务,安排更多年轻苗子到市直单位学习。

  基层呼唤人才,人才倾心基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成佳刚表示,我市将不断加大人才工作重心下移力度,引导鼓励更多人才在基层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留在农民家,形成人才强基层、基层育人才的良性互动发展局面,助推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