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襄阳采取三大措施,力求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

 

一是推行“支部+协会”。13 镇党委、村党支部以畜牧养殖、粮食加工、棉花购销、无公害蔬菜、柳编、冬桃等6大类产业为依托,建立500多个协会,其中,“党委+协会”30多个,“党支部+协会”445个,发展会员农户6.5万户,带动农民12万户,聚集种养专业大户6560户,种养能手5000余名,农民经纪人900余名,会员党员1.2万名。“支部+协会”充分发挥了组织领导、发动引导、服务指导的功能,把产业大户、党员户和各类积极分子组织起来,走出了一条“党员带群众、一户带全村、多村成基地”的新型发展路子。

 

二是跟踪市场行情,搞好引导促销。襄阳依托区域特点和产业优势,以技术能人、科技大户为骨干,建立完善的项目引进、技术指导、信息交流和产业推广网络。襄阳区程河镇埠口村2000多亩耕地,前些年30%都种上了桃子、葡萄等水果。但受种植技术影响,水果品质不一,经济效益不太明显,加上群众信息不畅通,单家独户闯市场,农民没达到增收目的。近日,埠口村党支部把一些种植经验丰富、长期闯荡市场的种植大户、营销经纪人组织起来,收集信息,引进外地果商,不仅让果农在家门口就能把水果卖出去,而且由先与果商谈判,定出了最低保护价。在他们的运作下,全村仅水果一项即人均增收近百元,协会也发展迅速,成立初只有20多户会员,现在已发展到100多户。

 

三是整合资源,拓展服务渠道。组织部牵头抓总,制定了《实施方案》,推行两月一次的党建工作例会制度,采取听取汇报、交流座谈、现场观摩、专题培训等形式,让例会“沉”入基层,走入一线。与此同时,组织部协调财政、农业、水务、土地、信用、农发等17个涉农部门,为农村产业基地和协会组织提供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各种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开通农技“110”科技咨询热线,赠送科技资料7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