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宜城市小河镇“绿色大米”示范基地人头攒动,该市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正在这里为全镇党员干部和科技示范户讲授鸭稻共生、频振灯诱杀病虫等技术要点。这是该市开展农村党建“三培养”、加强基层党员干部致富带富能力培训的一个缩影。

  针对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普遍存在的队伍老化、作用不突出、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宜城市委把突破口放在了农村致富能手身上,2006年初,该市在全市上下开展“三培养”活动: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

  该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基层党建“三培养”活动的意见》,规定各镇村每年新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中致富能手所占比例不低于80%,新发展的农村党员中致富能手比例不低于80%,新选拔的农村基层干部中党员致富能手所占比例不低于80%,结果纳入基层党建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成效不明显的基层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不得参与评优表模。基层党组织纷纷对“三培养”对象进行分析排队,实行领导班子结对培养和涉农部门专项帮扶等制度,很快建立了农村干部、致富能手、入党积极分子数据库三个“蓄水池”,一批懂发展、会创业、素质好的致富能手进入了基层党组织的视野。

  36岁的孔湾镇小伙子龚凌云,在镇党委、政府的培养下,依靠蔬菜种植发家致富,种植的“娃娃菜”远销北京、广东等地,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去年,他又率先把“订单农业”引到该镇,联合外地客商与本地农户签订“娃娃菜”种销协议,经销商负责提供种子、预付定金、按保护价收购,引发了广大农户的种植热情,从而使蔬菜种植成为该镇的一个支柱产业。如今,他不仅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还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共同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称号。

  一个能人带动一个产业,一个支部致富一方百姓。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标兵”的雷河发展区胡耳村党支部书记顾新芝,带领支部“一班人”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先后创办了石料场、装卸队、运输公司、化工公司等企业,年创产值3500多万元、利润40余万元,不仅还清了集体100多万元的债务,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吃水难问题,而且还增加集体收入30多万元。

  近年来,通过开展“三培养”活动,宜城市共有458名优秀致富能手被发展成为党员,1760名党员被培养成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329名党员致富能手走上了村干部工作岗位。他们把好点子、好干劲带进党员干部队伍,为村级党组织增添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