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整合资源,由单兵作战向整体联动转变。 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整合各部门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对生活困难党员进行全面帮扶,先后建立了党内帮扶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制度、市领导联系点制度,设立“党员发展互助基金”,开展“双联双促”、结对帮扶和“党员爱心一日捐”活动,从而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了有钱帮钱、有力帮力、有智帮智,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新格局。近年来,全市共有2238名机关党员捐献一天工资11.9万元,99个市直部门领导班子与861名贫困党员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对象户确定致富项目780个,提供发展资金385万元,赠送农业科技资料7万多册,培训输出家庭务工人员1180多人,救助家庭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169名。

       二是搭建平台,由临时帮扶向经常帮扶转变。重点以工作载体推动激励关爱帮扶工作规范化、经常化、长效化。比如,针对困难党员最直接、最现实的日常生活和生病就医问题,联合总工会、卫生等部门创办了党员爱心超市和爱心医院。凡是家庭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困难党员干部,凭组织、工会联合发放的购物优惠卡,在爱心超市购买米、面、油、衣等日常生活用品时,可在全市同类商品最低物价的基础上优惠10%,每年还可免费领取500元以内的捐赠物资。同时,这些困难党员以及受到县级以上表彰的优秀党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爱心医院住院看病时,免收门诊挂号费和病历工本费,对部分床位费、大型设备检查费、化验费等实行减免。目前,全市爱心超市已接待困难党员职工3100余人次,优惠购物23万余元,发放各类捐赠物资5.2万余元。“爱心医院”共计为农村党员干部体检500余人,免除费用5万余元,接收困难党员干部住院170多人,共减免优惠6.5万元。

       三是着力治本,由输血帮扶向造血帮扶转变。坚持分类帮扶,将受助党员分成生活困难和发展困难两类,对那些老弱病残的生活困难党员,重点是帮钱帮物,协调民政部门将他们纳入低保范围,并给予必要的心理慰籍,鼓励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对那些能自食其力,但因缺技能、缺门路、缺资金而暂时受困的党员,则通过信息引导、技术培训、项目扶持、资金资助等方法,帮助其就业创业。先后联合扶贫办、农发办等部门确定了120多个贫困党员优先发展项目,并从党内发展互助基金中拿出15万元,资助部分对象启动项目。联合农业、劳动等部门依托各类职校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先后举办实用微机、美容美发、机械操作、厨师厨艺、建筑安装、汽车驾驶维修、裁缝缝纫等培训班54期,受训人数3000多人次,780多名贫困党员在就业创业中开始了新的事业和生活。

四是阳光操作,由暗箱帮扶向公开帮扶转变。以全省党务公开试点工作为契机,把党内关爱帮扶工作纳入党务公开范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党务公开网、党务公开牌等载体,对党内关爱帮扶的政策依据、办事过程、帮扶结果等实行全程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还设立监督电话和电子信箱,建立信息收集处理反馈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查,及时处理,对徇私舞弊、违纪违法的单位和个人坚决进行查处,真正把党内关爱帮扶工作办成了党员群众满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