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城市委始终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不懈地“强本固基注入动力,建好阵地增强活力,创新载体形成合力”,找准症结用良方,关键环节下气力,较好地开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局面。
      
  一、强本固基,注入动力。
 
      围绕破解部分党员干部“双带”作用不突出、干部队伍后备力量不足这两大难题,宜城市委把突破口放在了农村致富能手身上,提出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基层党建“三培养”活动的意见》,明确规定各镇村每年新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中致富能手所占比例不低于80%,新发展的农村党员中致富能手比例不低于80%,新选拔的农村基层干部中党员致富能手所占比例不低于80%,结果纳入基层党建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成效不明显的基层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不得参与评优表模。有了这个硬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纷纷变“等客上门”为“出门迎客”,对“三培养”对象进行分析排队,实行领导班子结对培养和涉农部门专项帮扶等制度,很快建立了农村干部、致富能手、入党积极分子数据库三个“蓄水池”,一批懂发展、会创业、素质好的致富能手进入了基层党组织的视野。36岁的孔湾镇农民龚凌云,在党委、政府的培养和支持下,经过多年的打拼,不仅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还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共同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他依靠蔬菜种植发家致富,种植的“娃娃菜”选销北京、广东等地,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去年,他又把“订单农业”引到该镇,联合外地客商与本地农户签订“娃娃菜”种销协议,经销商负责提供种子、预付定金、按保护价收购,引发了广大农户的种植热情。如今蔬菜种植已经成为该镇的一个支柱产业。开展“三培养”活动,激活了村级组织这池春水,致富能手把他们的好点子、好干劲带进了党组织,促进了支部班子、党员队伍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全市先后培养农村党员致富能手4480名,发展致富能手型党员429名,选拔党员致富能手型村干部218名,带动了流水西瓜、王集油料、孔湾蔬菜、郑集鱼鸭、刘猴生猪、雷河水晶等一批特色产业和特色镇村的兴起,扩大了农村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人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二、建好阵地,增强活力。
 
      在部分农村,干部办公无地点、党员活动无场所、群众议事无平台是长期制约组织建设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宜城市委提出要把农村党组织的基本阵地建成“科技培训、信息咨询、民情服务的‘第一条热线’,治安调解、计生服务、信访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引领新农村建设、传播先进文化、展示党支部新形象‘第一风景线’”。市财政先后投资585万元,对142个村办公场所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其中2008年完成12个新建和20个改扩建项目,全部达到了“五室两栏十有”标准,即有党支部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治安调解室、计生服务室,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文化科技信息宣传栏,有门牌、有办公桌椅、有文件柜、有党旗、有国旗、有电话、有规章制度、有档案、有书刊资料、有电教设备。组织的关心激起了干部群众的极大参与热情,全市先后有238名党员主动担任工程质量义务监督员,7900多名党员群众参加了义务劳动,116名打工返乡人员、私营业主和党员干部致富大户等自发捐献建设资金及配套物资42万多元。全市利用新建和改建村办公活动场所,开办了司法维权、农资销售、电信话费充值等服务代办点,举办党员科技培训和新农村建设培训班260多期,开展送戏下乡、文体比赛、打工回乡人员联谊会等文体活动136场,有效地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创新载体,形成合力。
 
     宜城市委积极顺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广泛开展了“市直部门联支部,党员干部联农户,帮助村组调产业,帮助农民找富路”的“双联双助”活动。在“双联双促”活动中,全市99个市直部门联助179个村、12个社区,2230多名党员干部与812个贫困户、210个养殖大户结成帮扶对子,市直各部门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各自的联系点,了解群众最渴望的事情是什么,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群众冷暖先知、帮民致富先行、为民解困先上。市地税局与刘猴镇钱湾村结成“双联双助”对子之后,积极协助他们寻求快速发展的路子,并从财力、物力上进行重点帮扶。钱湾村地处偏远,水源奇缺,人畜饮水要跑好几公里山路去挑,全村的经济发展滞后。市地税局聘请水利专家对钱湾村进行了地质勘察,先后筹集5万余元帮助该村打了22口深井,安装了自来水管道。村民们为感谢市地税局改变了祖祖辈辈饮水难的历史,敲锣打鼓地把写有“‘双联双助’泽百姓,饮水思源颂党恩”的锦旗送到了市地税局。据统计,该局5年来已累计向刘猴镇捐赠钱物逾20万元。与此同时,市地税局还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推广新技术等方面积极探索,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力求增强该镇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双联双助”活动中,宜城全市形成了市直部门与镇村、市镇干部与农户全方位联助、多层面对接、广范围服务的热潮,有效地结合各地各部门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已初步取得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党的建设互融共长的双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