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结合农村党员分布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农业生产任务繁重、农业产业化优势不强等实际,通过开设“四个课堂”,不断创新学习形式,拓宽学习渠道,强化学习实效。

    一是设立“农家课堂”。该县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中,以村级活动场所为阵地,成立了农民教育学校,明确各村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并结合本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自主选聘一名农村致富带头人作为农家课堂负责人,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实行“菜单式”和“订单式”培训。如该县石花镇小坦山村以发展苗木花卉为主导产业,在活动中,该村利用阴雨天或周末晚上630――700半个小时时间,请苗木花卉种植大户用自己的切身经历为全体党员讲致富经、传技术、授经验、解难题。

    二是设立“空中课堂”。针对农村党员外出务工多、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该县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以村支部为单位,定期组织广大党员收看“科学发展、时代先锋”、“农村种植养殖实用技术”等系列专题片,使党员干部在“空中课堂”里能真正受到教育、学到技术,进而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设立“实践课堂”。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到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倾听发展经验。在活动中,该县以乡镇(开发区)为单位,组织所有村支部书记到襄樊市襄南实验区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各地在新农村建设、村级经济发展、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使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走下去看、坐下来听、静下来想、动起来做”系列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他们的发展意识和进取意识。

    四是设立“流动课堂”。在活动中,该县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将县农业局、粮食局、农机总公司等涉农单位、部门的技术专家组成巡回工作专班,将课堂搬到到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开展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实地了解和解决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