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老河口市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选配、抓管理、抓保障,大力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抓选拔,强队伍。一是实行“两推一选”,配优配强村级班子。利用村两委换届契机,采取“两推一选”措施,把“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能力强”的人员纳入村“两委”班子人选,使村级班子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明确职责要求,抓好“两官两员”队伍建设。坚持把“两官两员”作为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支有生力量,选拔了一批优秀驻村乡官、大学生村官、科学发展指导员、建整扶贫工作队员。制定了《老河口市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老河口市驻村干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当好“五员”(即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员、解放思想的引导员、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员、农副产品的推销员和上级决策的信息员);要求驻村干部和科学发展指导员做到“五帮”(即帮建班子、帮带队伍、帮促创业、帮引项目、帮办实事)。三是建立“帮带培养”制度,抓好党员发展工作。该市出台了《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机制的意见》,强化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和村支部书记责任,建立了农村优秀人才库,建立健全农村优秀人才“帮带培养”制度,加大农村党员培养发展力度,把农村优秀人才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新农村建设骨干。要求各村每年必须保持35名入党积极分子,每年发展1名以上党员,每两年发展1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

二、抓管理,促提高。一是加强培育,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建立了“政府掏腰包、农民学技能”的培训机制,村干部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的,费用由市、乡、村三级分担。成立了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流动党校”,采取定期上门或由乡镇邀请培训方式,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菜单式”培训,着力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在发展农村产业、协调民事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的能力。二是落实责任,强化党员干部服务职能。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对流动党员实行“四定”(党员外出必定报告、行前定向培训、在外定时汇报和两地定期通报)跟踪管理,及时收集流动党员掌握的致富信息,引导本地产业发展。对农村无职务党员进行设岗定责,通过合理设岗、党员认岗、支部议岗、公开竞岗、培训上岗,建立了农村无职务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目前,全市90%的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明显。

三、抓保障,建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民主参与机制,扩大基层民主权利。全面推广河南省邓州市“四议两公开”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推行党务公开,通过设立党务公开栏、下发文件、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广大党员公开党内重要事务。在发展党员、党费收缴、推优评先等方面,保障党员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选举权。二是建立健全帮扶救助机制,加强困难党员群众生活保障。建立困难党员群众帮扶基金和工作台帐,完善城乡结对帮扶制度和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制度。该市从财政和党费中列支专项资金,为特殊困难群体发放生活补贴。组织开展多种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领导干部带头为困难群体捐款捐物。三是建立健全关怀保障机制,落实基层干部政治、经济待遇。按照中央和湖北省委要求,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待遇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建立健全了村干部工资合理增长、养老和医疗保险、离职补助的保障机制。该市计划在2010年从财政投入6万余元为新一届村支两委干部共851人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