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谷城县按照“突出特色,因地制宜,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激活发展要素,盘活集体“三资”,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形成了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2009年,全县251个村级组织中,232个村有集体经济项目,86个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占行政村总数的34%

一是大力招商引资,促进快速发展。为解决村级组织在发展集体经济中资金和技术不足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优势互补,村级组织通过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大力招商引资,着力培育和支持结合实际、有潜质、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谷城县石花镇平川村原有村办草编厂、木材加工厂等“农”字号企业几十家,但都濒临破产,负债累累,为走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局,该村依托316国道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和现有的产业基础,2008年投资600多万元新建平川工业园区,完善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采取土地入股、承包租赁和资源整合等模式,通过资源招商、登门请商、以商招商等途径,引进庄园肥业、东华机械、钜沣建材、联兴汽配等14家企业,实现村办企业由“农”变“工”的全面转型,截至2009年全村共发展多类型企业150家,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亿元。为形成村级招商引资的洼地,该县城关镇建成洪胜工业园、冷集镇建成子胥民营科技工业园,庙滩镇建成南川工业园,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招商引资,村级组织的比较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解决了发展无特色、无规模、无空间的问题,突破了村级集体经济快发展的瓶颈。截至2009年底,全县村级组织实现招商引资2.3亿元,实际到位1.6亿元。

二是盘活集体资产,实现持续发展。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让集体资产有资产性收入,村级组织以土地、房产等集体资产入股,引商共同开发,实行市场运作,依托集体资产发展,增强了村级组织自身的“造血”功能。2009年,该县城关镇三里桥社区以原停车场土地入股,引进深圳客商投资1800万元新建华森家居广场,通过盘活闲置土地,社区拥有2800平方米门面的产权,每年可为社区增加收入4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个,扭转了把村级集体资产简单出租收取租金,村集体收入甚微的局面。用同样的方式,2009年城关镇皮家洼社区引进客商投资500万元把原来的青年旅社改建成特科商务宾馆,每年社区可增加收入20万元。村级组织通过以闲置资产入股,引进客商共同开发,共享发展成果的方式,既盘活了集体的存量资产,又实现了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县村级组织盘活村级“四荒”面积2万多亩,盘活集体存量资产2000万元,年新增村级集体收入5000多万元。

三是做活山水文章,实现统筹发展。近年来,谷城县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结合新农村建设,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特色发展之路,使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统筹发展。该县五山镇堰河村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山水资源,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培植并形成了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山青水秀的农村生态资源,依托茶叶及新村风光,组建了生态旅游合作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2008年村集体筹资800万元,围绕“游、购、吃、住”,开发建成集观光、会务、游乐、食宿为一体的旅游接待中心,统一协调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接待安排,统一供销结算。通过做好生态农家餐饮服务和生态休闲旅游两篇大文章,2009年全村接待各地游客8万多人,生态旅游综合创收900多万元。冷集镇的尖角村利用天然的汉江洲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旅游休闲观光产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增收。2009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多元。通过做活山水文章,城关镇朱家洲、紫金镇孙家沟等村实现了农业、农村、农民统筹发展,依托山水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2009年,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

四是加强扶持引导,推进内生发展。为激发村级组织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热情,形成村级集体经济的正常增长机制和干部争先进位谋发展的氛围,谷城县委和各党(工)委分别出台《支持和激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从加大资金和项目扶持力度、建立税收优惠政策、盘活集体“三资”、部门联动结对帮扶、加大考核力度等10个方面鼓励、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如该县城关镇为激励村级组织积极服务辖区企业、支持服务业和商贸产业发展,镇政府按村级组织辖区内当年税收增量本级可用部分的20%予以奖励返还,以此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和干部工资奖金增长。在优惠政策的引导下,2009年,全镇33个村级组织中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18个,有6个村税收返还奖励在1万元以上,其中肖家营社区返还奖励8万多元。在此基础上,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纳入《城关镇村(社区)干部工资考核发放管理办法》,将村(社区)干部工资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挂钩考核发放,基本工资按照所在村(社区)上年人均纯收入对应确定,津贴按照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的3%计算,并与实绩考核的结果挂钩,让抓发展有奖、抓发展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