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是党的十七大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要求。今年以来,宜城市将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落实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不断加大党建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发挥集聚集群效应,加快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 管理严密化,着力构建运转高效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集群培育工作体系。严密管理是狠抓落实的体现,是取得实效的保证。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集群培育工作中,宜城市通过健全管理网络、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跟踪督查等举措,形成了较为严密、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以市委为领导核心,将乡镇(街道)与机关部门作为两个重要力量支撑,通过市委、乡镇(街道)党(工)委、开发区党(工)委、企业党组织四个层面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集群培育的"一核、两翼、三层"的管理网络,并逐级落实职责任务,形成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合力助推、隶属党委组织实施、非公企业具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实施联系责任制,按照"谁联系、谁负责"原则,建立市委组织部领导与组工干部分片联系制度,并明确其沟通联系、指导督促、帮助提高等职责任务;建立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联系创建制度,并将抓集群培育等非公有制党建工作作为党(工)委书记年度述职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基层增强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落实汇报沟通制度,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定期向市社工委汇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集群创建工作制度及党建集群创建企业党组织书记例会制度,通过定期汇报强化督查、指导工作,通过经常沟通交流经验、提升水平。目前,全市各层面的定期汇报沟通制得到很好的坚持和实施,对于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定位明晰化,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集群。定位问题是最为关键的根本性问题,关乎整个工作的全局,关乎整个工作的成败。按照城乡一体、互帮互助、集聚发展、共同前进的总体要求,我们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集群定位为:在空间上集聚,在功能上互补,在资源上共享,并形成区域性的规模和品牌效应。根据这一定位,结合鹿城实际,我们先后设置了经济开发区创建区、大雁雷河工业走廊创建区和鄢城街道商业创建区等三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集聚集群发展创建区,每一创建区至少吸收4家以上企业参与创建,并注重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着力做好党建展示厅等党建阵地的优化设计与品位提升工作,努力将企业核心理念、发展文化与党建阵地相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文化气息、既重内部文化塑造又重外部形象提升的富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党建集合体。

    三、资源集聚化,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聚合力与党建集群的辐射力。 树立"大党建"理念,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采取资源联享、服务联抓等方式,加强资源整合,提高党建效益,初步形成共建共享、互促互进的良好工作局面,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聚合力与党建集群的辐射力。资源联享,鄢城街道党工委针对创建区内企业由于地处闹市区普遍缺乏党员活动阵地的问题,建立了企业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即利用社区的场地资源与党员管理经验为企业党建提供支持,利用企业的人才资源与资金优势为社区党建提供帮助,实现了企业党建与社区党建的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服务联抓,鄢城街道商业创建区的梅园农资有限公司党支部在鄢城社区党委指导帮助下,创设 "党员诚信经营岗""党员示范服务岗""党员优质管理岗""入党积极分子文明岗"等载体,切实增强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以党员的示范带动促进企业服务质量的优化升级,实现党建工作和商圈发展的互动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