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城市非公企业发展态势迅猛,以及随之而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非公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宜城市打破常规,以“五个基本”建设为机遇,以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为契机,科学谋划,大胆布局,创新落实,积极推动非公党建工作适应新形势,落实新举措,不断开创非公党建工作新局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着眼于形成合力,不断完善非公党建工作机制

       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壮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已成为宜城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从体制机制入手,理清头绪,理顺关系,破解难题,消除制约,着力打造责任明确、目标清晰、措施得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努力形成非公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领导,健全非公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了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宜城市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纪委、组织、宣传、统战、经济、财政、建设、国土、劳动、公安、司法、工商、国税、地税、环保、质监、统计、工会、团委、工商联等20个部门组成,定期分析研究和部署协调全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2010年,市委成立了“中共宜城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兼任书记,建立了市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非公工委组织协调,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同时,建立了非公企业市“四大家”领导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2家非公企业,指导开展党建工作,进行办点示范,推动面上工作。

       (二)明确职责,以主管部门为主体形成工作执行力和推动力。非公工委成立后,宜城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共宜城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委员会等五个工委工作职责>的通知》(宜组通[2010]56号),明确要求市委非公工委履行好非公经济组织的“教育、组建、管理和监督”等九大职责,具体指导全市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为了落实这一要求, 宜城市非公工委以“五个基本”建设为抓手,从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着手,全力推进非公党建工作。在襄阳市委非公工委的指导下,下发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政策文件汇编》、《非公企业党务知识和党建工作制度汇编》、《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台账》等文件资料共千余册,统一党建制度、统一学习材料、统一党建档案台账标准,对180余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初步规范。并编印下发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手册》、《非公企业党建活动记载薄》等资料,指导全市逐步形成具有宜城特色的非公党建工作格局。

       (三)强化管理,以考核考评为手段推动非公党建工作水平提升。近几年,宜城市委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日程安排,实行项目化管理,纳入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与经济工作、社会稳定等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切实增强了各级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去年,该市还下发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考评细则》,对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在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详细解读,积极指导各有关部门和非公企业对照标准抓落实,进一步促进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在近两年的基层党建考评工作中,宜城市的非公党建工作得到了省市考评组的一致好评。

       二、着眼于重点突破,全力加强非公党建基层基础

       为了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全覆盖,宜城市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和应建尽建、依法组建、党群共建的要求,因企制宜、分类推进,全力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全力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为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奠定良好基础。

       一方面,以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为重点,在非公企业党组织全覆盖上实现突破。2010年以来,宜城市全面推行企业党组织“五建模式”(企业单建、区域共建、村(社区)企合建、行业统建和在建企业跟进筹建),在全市180多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群组织,实现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100%的目标。与此同时,该市将主要精力放在全市规模以下非公企业的党组织设置上,要求有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在抓生产经营的同时,做到“四个同步”:即同步建立党的组织、同步配备党务干部、同步部署党建任务、同步进行考核奖惩。经过努力,全市已有100多家具备条件的规模以下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基本做到了应建尽建。

       另一方面,以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为重点,加强规范化建设,推进党的工作全覆盖。宜城市委十分重视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在梅缘农资公司、雅新家纺公司等创办了非公企业活动阵地示范点,提出了要求,制定了标准。并下发了《关于分片包干推进非公企业“五个基本”建设的通知》(宜组通[2010]61号),为非公企业开展“五个基本”建设指定包保单位,要求责任单位协调、指导、参与、支援非公企业的“五个基本”建设,重点帮助非公企业党组织按照“十五个一”的要求,规划、设计、建设好活动阵地。截止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采取新建、共建、联建、改建、扩建等办法,已建立了150多个规范的党员活动中心,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开辟了阵地,为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着眼于取得实效,扎实推进非公党建服务企业发展

       为确保非公党建工作取得实效,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共赢”的目标,宜城市从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入手,积极推动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健康成长。

       (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服务企业发展。在全市非公企业全面实行党员亮相承诺制度,引导党员亮明身份,公开承诺,参与“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攻关项目”、“党员品牌工程”等创建活动。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已累计建立党员先锋岗300多个,党员责任区500多个,成为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载体。同时,在全市非公企业发出倡议,号召党员在岗位实践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成品率、杜绝事故发生,通过传技术、帮思路、带作风,彰显先进性,争当企业的“实干家”;号召党员争当“节能降耗标兵”,练好“内功”,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争当企业的“红管家”;号召党员带头参与工艺改进、技术革新,争当企业的“发明家”,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当先锋、树标杆、作贡献。

       (二)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在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等党建主题活动,积极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以“为发展做贡献、为员工作表率、为党旗争光,比服务意识、比社会责任、比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三为三比”活动、以“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危急关头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浪费、党员身边无违纪”为主要内容的“四有四无”活动等。通过开展活动,有力推动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宣传党的政策、落实上级精神、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培育企业文化、帮助困难员工、维护各方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确立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另一方面,该市积极推行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与董事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列席企业决策会议制度,使党的力量进入管理核心,参与企业决策,提升了党组织的地位,发挥了党组织的作用,大大提高了非公企业的政治意识和决策水平。

       (三)弘扬党建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宜城市积极推动非公企业党建文化建设,要求各非公企业党组织充分利用党建活动阵地,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栏、刊物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党的政策理论、党的知识、党的主题活动、党的先进典型等,宣扬党性观念,弘扬时代精神,营造浓厚的党建工作氛围和党建文化氛围,以党的先进性引导企业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引导企业家健康成长,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推动非公企业以党的先进理念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在各非公党组织的积极努力下,银轮机械公司、万众纱业公司、宇帆农产品公司等一大批非公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大力倡导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兢兢业业、扎实肯干的作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主题文化活动,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高尚追求的企业精神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为企业快速、健康、和谐、长远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四、着眼于工作大局,积极推动非公党建发挥重要作用

       几年来,宜城市非公经济迅速发展,宜城市委站在全局的高度,从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创新之城”建设的工作大局出发,积极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发挥独特优势,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一方面,从维护好各方利益出发,引导做好“促进和谐”工作。去年以来,根据市委要求,宜城市非公工委与工会、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在全市组织实施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计划推进工程、劳动争议社会化调处工程等活动。在一年多的活动中,有效化解了各类劳资矛盾380多起。与此同时,在全市开展“关爱员工、共创和谐”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和非公企业工会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制度,健全困难职工联系帮扶制度,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全年共帮助困难职工达600多人次。在市非公工委的指导下,宜城市工商联以非公经济法律服务所为阵地,主动为非公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仅去年就为非公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帮助80多件次,帮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500多万元。

       另一方面,从承担社会责任出发,积极做好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和非公人士健康成长工作。几年来,宜城市委十分重视非公企业家的健康成长工作。市非公工委多次采取调研、座谈、考察、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广大非公企业业主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培训,着重引导他们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依法依章纳税,支持就业再就业工程等。在各级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积极努力下,仅去年一年,全市非公企业用于履行社会责任的资金就达千万元以上;有140多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参与了全市大型公益活动,襄大集团、银轮机械公司等多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还专门设立了扶贫济困资助专项基金;有90多家非公企业为再就业人员提供工作岗位近3000个,仅雅新家纺公司一家就吸纳再就业人员300余人;出于社会责任,安能热电公司一次性投入技改资金270多万元,积极实现污染零排放,有效改善了企业周边环境,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