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有人先行一步,有人就必须快马加鞭。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见效,类似的改革马上在各地铺开;而湖北上下正在对标学习上海“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城市治理新模式。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怎么办?

  从“一站式”办理,到“一窗式”办理,再到“秒批”……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征途上,襄阳从不甘心屈居人后。然而,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群众的期待相比、与市场主体的需求相比,襄阳的营商环境短板不少,更需要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对工作流程进行“革命式”再造。

  经济学里有一个词叫“用脚投票”,是指资本、人才、技术流向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优越的公共服务”是更低的制度交易成本,是更快的要素匹配效率,是更优的政策体系支撑,是更好的法治保障基础。实现这些目标,仅靠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已经不可能了,必须有刮骨疗毒、猛药去疴的方法。

  要用大数据打牢基础桩。要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化优势,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政商双方“心中有数”“心里有底”。要打破数据壁垒,推动流程再造,切实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构建稳定、公平、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

  要以管得住支撑放得开。政府的行政审批事项少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但这并不表示市场的监管就可以放松。要打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推动“找关系”向“讲法治”转变,与时俱进提高监管能力。要强化服务理念,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效能。要优化权责清单,大力简政放权,强化精准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要以硬措施托底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要树立包容、普惠、创新的监管理念,切实解决企业关心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解决群众关心的急事、难事、烦心事。要锤炼勇于担当、务实重行、争创一流的作风,拿出“硬实招”,打好“组合拳”,当好“店小二”,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意识,不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再发力、再提速。

    原文链接:http://www.xyrb.hj.cn/Read.asp?NewsID=1515944